[注释]
[1]此闲居带湖之作。
[2]剩向:尽向。餐秀色:即“秀色可餐”之意。此处借以赞美梅花的极度美丽。着句:写诗词。渠:他,代指梅花。
[点评]
咏梅诗词,是宋代骚人墨客最喜欢写作的。与其他咏物诗词一样,咏梅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写作。梅花的形色香味,属于模形图貌的第一层次;梅花的神情风韵,属于由实返虚的第二层次;梅花的人格象征,属于抽象感悟的第三层次。作者此词虽然不是经意而为的大作品,且是探梅而非专咏之作,却也能为梅花写出一种神采来,关键在于他有独特的赏梅角度。
上片开端总起,写自己以“惜花心懒”而犹绕江村探梅,隐伏着梅花远胜群花的意思。语言明快,而措意含蓄,接韵正面专写江村野梅独立春前的姿态。一“破”字,下得尤妙:它写出了梅花初放的仪态,也写出了梅花冲寒绽放带给溪头的春意。用笔俭省而韵味自足。三韵“花态度”“雪精神”两词,造得新颖,突出了梅花的冰肌玉骨,清高莹洁。“更无”“全是”,通过完全的否定和彻底的肯定,把梅花的“灵魂”勾摄了出来。在他的“梅花颂”中,寄寓着他自己如此花一样独立不阿、清迥绝尘的人格风范。
下片写词人探梅之久,爱梅之深。换头写出了一个爱梅的孤独者形象。他说面对青山,贪看梅花的“秀色”,因为梅花的同化,连他的探梅词也写得特别清新了。而作者对它的爱慕,则有同气相求的味道。“竹根流水”一句,既遥应上片“玉溪春”句,又特别为梅花安排下一个更显其清幽的好伴侣——竹子,同时“带溪云”一语,暗写梅花、瘦竹在溪里的倒影,这倒影被云影所映带,绚丽之极,又空灵之极!这比实写岸上的梅竹显得更清美。结韵以一补笔,写自己早已因为这美景而陶醉了,忘记了时间,直到黄昏月才恋恋地归去。全词只不过写了探梅——得梅——赏梅这样一段平常的生活镜头,但在他那精心绘出的爱梅图上,梅花的神韵和作者的神韵,却已呼之欲出了。